南京保安公司現階段保安行業中依然存在的問題
自從《保安治安管理條例》出臺后,保安行業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成績和問題這樣一對矛盾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存在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條例》出臺后,行業無序競爭現象白熱化。
目前保安服務市場競爭無序的矛盾比較突出。例如,一些民營保安企業因經營成本低,為低價市場競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他們直接宣稱不怕承接低價位的保安服務合同項目,基于“不告不究”俗理,在給員工購買社保時,他們比較靈活地掌握員工購買社保比例,也就是說,他們購買社會保險的原則是“必須要買的才買”,購買社保人數兇而只占到整個隊伍中很小的部分。他們在管理上,基于過去比較粗放的“靈活管理”、“成功”理念,大大簡化管理部門設置和崗位人員數量,實現了“減員增效”,以低價位搶占市場,催生企業盡快擴張,然后等企業做大了,再想辦法做強。由于市場價格的惡意競爭,導致很多保安企業服務質量跟不上,保安服務價格整體在低價位上徘徊,行業效益整體低迷,甚至下滑,尤其當社保繳費基數增加時。而在這種環境下,給規范管理、經營的保安服務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二是企業運營模式整體上依然單—。
從現階段看,企業服務社會涵蓋面雖然有所拓展,但企業經營模式總體上并不符合和不滿足市場深層次需求,安保行業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和作用。就目前的運營模式,還是顯得單調,服務手段仍然單一,我國保安行業以人力防范為主的經營模式目前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較小的民營保安公司姑且不談,就連頗具規模的國企,也是把主要精力依然放在人力防范上,客觀上造成了市場經營動力不足的問題。他們并不是不重視綜合技術防范等運營模式,但通過一兩年的實踐結果,效益不是很理想,慢慢地又有了走回頭路、維持現狀的想法。一些保安服務公司認為,人防服務雖然價位低、利潤薄,但相較綜合防范升級轉型尚不明朗的前景,還是選擇集中精力做人防。
某些民營企業管理者,還有一些從原保安公司退下來、獨立創業的老總們對人防業務駕輕就熟、感覺工作得心應手,于是進取心受到一定制約。
三是國有企業內部改革遇到傳統思維阻力。
國有企業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單位管理職能部門機構重組,員工檔案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保安員按程序招收、按規范異動,強化考勤考紀,實行工資績效考核等等,目的是要解決過去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弊端。
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表示不能認同。他們懷戀過去比較粗放的管理模式,對單位新的經營管理概念不適應,甚至表現出比較消極的態度,有的甚至人為的設置障礙,敷衍企業改革。出現這些情況其實也不奇怪,一是新思維對老習慣形成沖擊,二是改革觸及到一部分人的個人利益。例如,一些人覺得改革后,單位管理太細,沒有從前那種粗放管理來得方便、怏捷;二是單位狠抓了績效考勤,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弄虛作假,吃空崗、空餉現象,減少了一部分人的灰色收入。另一方面,公司在行管人員中以級別定工資,以考核定績效、定薪酬的做法,也打破了某種原有的平衡,打破了大鍋飯的形式。
總體來說,《條例》實施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成就是顯著的,然而,《條例》的出臺及實施,無疑是一場行業的深刻變革,在其背后不可避免地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 |